2020年5月,由曾刚教授领衔、由十余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中国智库CTTI)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室(中国智库CTTI)的研究骨干组成的研究团队编写的《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研究报告》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每年连续发布,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陆大道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的肯定,受到了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2015年7月31日的《新闻速递》栏目、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凤凰网、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媒体的重视和广泛报道,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自2016年以来,《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研究报告》被列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品牌产品——“国家智库报告”系列,并获得了“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2019)研究报告》延续了2016年以来报告的思路和框架,遵循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分析方法、现状特征、政策建议的写作思路,秉承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现实性与前瞻性、国际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经济发展、交流服务、生态支撑四大领域19个指标的2019年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利用自然断裂点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规模-位序分析等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比较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排行榜的位次变化和演变特征。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根据协同发展能力在空间上依然保持东高西低和沿江沿海城市较高的态势,城市之间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大体可以分为6个等级;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交流服务的协同发展能力高度正相关,但这三个领域与生态支撑能力之间尚未形成相互促进之势;与此前相比,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协同发展总体格局变动不大,区域整体的协同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仍待提高。报告提出了打造生态大保护、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集群、自贸区和不同层级城市的协同网络等建议。本书可供政府部门、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和长江经济带研究的学者参考。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指数研制团队所在的几个机构都是目前国内研究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的高水平智库。其中,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成立于1996年12月,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协作办公室、华东师范大学、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发起,沿江七省(川、鄂、湘、赣、皖、苏、浙)四市(渝、汉、宁、甬)共建的国内首家从事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高端智库。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以城市为主要研究方向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产生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城市研究成果,连续多年入选由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与光明日报智库研究与发展中心联合推出的中国智库索引(CTTI)。城市发展研究院是国内较早成立的以城市研究为主要方向的实体学院,目前在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社会治理、生态文明和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产生了大量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室(曾刚工作室)是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支持成立的工作室,也是目前国内专门从事长三角一体化研究的高端智库。
对本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从京东网(https://item.jd.com/12887644.html)或当当网(http://product.dangdang.com/28973968.html)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