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排名焦虑的年代,商业和学术界有无数种关于城市的排名……人们往往乐于关心自己的城市排在哪,并以此为乐”著名地理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全球化与世界城市(GaWC)研究网络创始主任Peter J. Taylor教授如是说。
的确,各类城市排名是政府与舆论经常关注的话题。除了之前广为人知的各类国内城市排名榜单,关于城市全球地位的定级也愈发引起关注。近日,GaWC发布了2020世界城市排行榜单,便受到了我国媒体的热议。从2018-2020世界城市排行榜单的变化来看,几家欢喜几家愁;其中成都、重庆的排名均上升10位左右为最大赢家,而苏州和青岛从二线城市(Beta-级)降到三线城市(Gamma+级)。类似的其它城市排名也有很多,比如全球城市指数(Global Cities Index),全球经济实力指数(Global Economic Power Index),全球城市竞争力指数(Global City Competitiveness Index)等,其中以GaWC的榜单最为影响。
作为著名的全球城市研究智库,GaWC自1999年起通过量化各大城市在全球城际连通网络中的节点位次对城市进行分等定级,吸引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GaWC的研究侧重从国际要素流动的角度对城市职能进行评估,强调城际合作而不是等级竞争是世界城市体系建构的主要逻辑。具体来说,与侧重城市整体规模的其它排名不同,GaWC排名基于“全球化时代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在塑造城市的全球职能中扮演着关键作用”这一理论基础,以全球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法律、咨询管理、广告、会计、银行与保险)的办公网络为基础数据,考察城市在这些先进生产服务网络中的全球连通性,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发布世界城市排名榜单。
GaWC的研究基于科学的方法量化了城市的全球网络连通能级,对认识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系统做出了重要且具开创性的学术贡献,也使之成为全球化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流派。然而,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某个视角逼近客观事实,但任何一项科学实践均有其适用条件和局限性。GaWC排名同任何一项指数排名体系一样,都有自己的侧重点和不足之处。过分看重某一种世界城市排名,或对照指标体系进行追赶实为不妥。有些城市甚至专注于研究世界城市排名方法体系,意图在某些数据上下功夫走捷径,乃舍本逐末之举。笔者认为,在解读我国城市在GaWC榜单中表现时,应清晰认识到以下问题,方可作出科学判断。
行业构成方面
GaWC选取先进生产性服务业175个企业网络为测度指标,以西方企业为主,秉承了欧美中心主义的发展逻辑。我国先进生产服务业发展相对先天不足,我国城市的全球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制造业为主的海外直接投资,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影响。此外,互联网业、文化传媒等一些对全球资源流动也起重要作用的新型先进服务行业也未进入GaWC的评价体系。
指标内涵方面
GaWC排名基于城市的全球连通性,但连通性并不完全等同对全球要素的控制能力。一方面,我国城市的全球连通性得分多是基于吸引外资企业“走进来”的成绩,而本土企业“走出去”则相对薄弱。这同纽约、伦敦等西方城市全球连通性的构成有很大不同。另一方面,先进生产服务企业的落地同实际承担的全球业务量也存在差别。以上海为例,外资银行的聚集并没有显著的增加上海的外汇交易量,而后者才决定了城市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
城市定义方面
GaWC关注的生产服务网络节点职能不可避免的要落地到城市实体上。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城市的定义差别很大,这也是所有全球城市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总的来说,我国城市的定义侧重于行政概念,既包括中心城区也包括所辖区县;而西方一些国家的城市定义多侧重城市功能区范围。换言之,我国城市的空间范围比西方很多城市普遍偏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结果的解读。
排名变化空间方面
GaWC榜单是基于175个样本企业在700多个备选城市的布局信息转换而来,对于排名靠前的全球城市,由于已经吸引了较多数量和能级的样本企业落户,网络连通性相对饱和,可提升空间有限。而排名靠后的全球城市,有更多的未落户企业可供吸引,网络连通性可提升空间更大。这也是强一线全球城市(Alpha+级)排名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宜将排名等级差别较大的城市进行名次变动程度的直接对比。
排名分级方面
为了更好的辨明世界城市的位次,GaWC按照城市连通性得分将城市划分为Alpha、Beta、Gamma三大类,每一类中又划分为超强(++)、强(+)、中(/)、弱(-)等三或四小类。不同类别的划分更多的是为了便利科学研究的认知。城市等级的变化,实质上反映的是名次的变化,并不代表有着绝对梯度的改变。例如,武汉(98名)仅仅落后重庆(96名)两个位次,不应只因为GaWC把Beta级以上的城市划定为97个,就武断认为重庆进入了二线世界城市,而武汉是弱二线世界城市。另外,不同年份的GaWC榜单Alpha、Beta、Gamma级别城市的数量也有所不同。例如同2018榜单相比,2020年Alpha级城市减少了5个,Beta级城市增加了11个,这些都会影响城市级别的划分和结果解读。
榜单的时滞性
为了更好的跟踪全球城市的位次变化,GaWC排名每两年更新一次。由于排名是基于样本企业网站公布的关于全球办事处增减变更信息,再加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排名结果具有一年左右的滞后性,所以不宜与时下经济事件直接挂钩。
作为政府决策方,应该客观看待各项榜单,充分认识排名体系设计的科学基础和长短处,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和全球化发展客观规律,稳步推进城市的国际化水平。GaWC排名对于我国城市国际化建设的主要启示是要专注培育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参与国际循环的能力,提升全球服务半径。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先进生产服务业比重偏低,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弱,对制造业的支撑作用不足。新形势下,要打通本土生产服务业全球服务能力提升与我国境外投资相互促进的循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对外投资服务机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行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为先进生产性服务业“走出去”提供便利条件。
作者张维阳 宁越敏分别系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副教授、教授。
<本文为解放日报2020年09月08日相应稿件(第2248期)的原文扩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