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羊城,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区域发展出谋献策。
论坛嘉宾合影。唐光良 摄
由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研究院主办,广东创新发展研究院、香港大学协办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与区域发展国际论坛于2019年12月14日在广州举办,来自粤港澳、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等各大湾区的专家学者,围绕可持续发展、区域合作新模式、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创意、创新环境、湾区规划编制等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为粤港澳大湾区转型与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廖兵(广东省科学院院长):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科学平台的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众多,在生物医疗、现代农业、信息技术、金融、城市发展、自然环境等研究领域均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换能力,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等多个重要科学平台与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大湾区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与科学平台的作用,加快推进人才汇聚、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
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目前,大湾区面临区域发展空间瓶颈制约、资源能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人口红利逐步减退等现实问题,需要从经济、社会、环境要素之间的空间配置优化促进大湾区可持续发展。因而,亟待通过多学科交叉协作开展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深入分析大湾区多系统耦合集成机制,识别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约束,构建面向可持续的大湾区人地系统耦合模型等。
林初昇(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席教授、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实现“一国两制”框架下的区域优势互补
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晋升国际舞台的关键。创新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即解放思想)、文化创新、实践创新和技术创新。“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有别于其他湾区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区域优势互补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实现创新型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包括:完善和保护知识产权,大力支持初创企业,提供风投基金支撑,为科创人才建立跨区域流动的高品质服务体系,着力健全激励机制有效推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在产学研用中的深度合作。
叶嘉安(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席教授):
探索新时期大湾区合作发展新模式
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前店后厂”合作模式曾经使香港和珠三角的经济发展实现双赢,但这种模式在21世纪初已经风光不再,两地的经济地位和结构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珠三角中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在经济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城市竞争力、科技研发等方面的不断提升,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加强政策层面创新,探索形成多种新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珠三角与港澳之间的合作。
张虹鸥(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加强大湾区体制机制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目前,大湾区正面临着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发展转型,也肩负着构筑我国创新发展新格局、引领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历史重任。要充分发挥该区域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积极挖掘岭南文化精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改革再出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在丰富多元的区域文化中营造更优质的科技“软环境”,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学中心创新良好的体制机制、文化环境。
Ann Markusen(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
注重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多样性培育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地方经济的创意性与文化的多元性是推动北美湾区港口经济快速发展与就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因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可以借鉴洛杉矶、旧金山、休斯顿等著名港口城市的发展经验,从制定开放的移民政策、维护良好的创业氛围、培育文化创业产业和新经济活动入手,积极维护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多元性,并提升大湾区对全球创意人才和创新经济的吸引力。
樊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努力健全协同发展治理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成效依然取决于体制创新。粤港澳创新治理体系应把重点放在发挥“两制”的作用,努力健全协同发展的治理格局。统筹打造人才培育和科学创新枢纽为牵引、以企业创新区块链为主体的大湾区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体;加快形成岭南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高度融合的地方特色文化,助推粤港澳区域营商软环境的持续改善和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Jamie Peck(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探索不同于其它湾区的
创新型发展模式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应该重点关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关注政府在市场调节和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在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中应避免对国际湾区发展经验的全盘模仿,而应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自身的地域特色优势,探索一条不同于其它国际湾区的创新型发展模式。
Miriam Chion(美国旧金山湾区规划署首席规划师):
推进应对挑战的多样性规划解决方案
旧金山湾区经济发展强劲、人口素质高、科技创新蓬勃,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恶化、房价高等一系列问题。当地通过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高效的政府部门协作、明确的交通导向投资策略、多层次合作的土地使用监管、广泛的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等,在湾区规划层面形成有效的政策措施,以应对上述挑战并引领湾区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国际湾区的先进经验,推进形成应对挑战、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行动方案。
胡伟星(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大湾区西岸城市可充分利用澳门金融优势
大湾区建设是在过去几十年的区域合作、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动大湾区的建设,需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和突破。大湾区城市可以充分利用澳门金融的优势,澳门也可以在发挥金融优势的过程中,使得自身的经济多元化。
曾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提升大湾区合作创新和协同创新能力
当下,大型科学装置、精英人才等高端科技资源向大城市集中,一般性工业生产能力向周边中小城市转移,建议借鉴德国弗劳夫霍恩协会、史太白基金会的经验,建立覆盖大湾区城市、有相关企业、高校、院所参加、致力于推动跨地域的产学研一体化、拥有交流科技信息、组织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解决方案、员工技术培训服务等功能的非营利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就此进行协商,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支撑。
Weiping Wu(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创新技术转移
国外大学在产学研上活力巨大,在区域创新系统起着核心作用。当前国内产学研之间的协同创新并不活跃。虽然企业研发能力在逐渐上升,但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术转移渠道仍不够顺畅。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发展,应该考虑如何培育由科研机构驱动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大湾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Alan Smart(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教授):
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
粤港澳大湾区在创新发展上优势突出,特别是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具有整合源头创新、制造商与市场等各种要素的能力。如何搭建起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谁来搭建桥梁,将是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破局的关键。
罗彦(中规院深圳分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大湾区需要发挥四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合力,实现广深在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引领作用,发挥港澳国际化优势。以广深港澳科创走廊为契机,加快大湾区创新网络建设和南方大科学装置发展。以宜居生活圈建设为契机,探索绿色低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积极推进以都市圈为载体的国际一流湾区建设,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也要用好“一国两制”的优势,实现大湾区在不同制度、不同市场环境和多元法律体系下的创新发展。
撰文:王长建 林浩曦 郭杰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周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