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 | 曾刚:长三角一体化,借鉴德国、新加坡、日本哪些经验?

时间:2019-12-09浏览:155设置

 “长三角城市群41个城市已经跨越了‘小世界’(小团体)发展阶段,步入了全域一体化发展阶段。不妨借鉴一下德国、新加坡和日本在园区发展方面的经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在今天宝山举行的“长三角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这样说道。

 他表示,长三角开发区演绎了中国经济的成功发展模式。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2017年,长三角地区各类开发区456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40个(国家级经济开区65个、国家级高新区32个、特殊监管区43个),省级开发区316个,国家级开发区占全国27.45%,省级开发区占全国15.87%。

  研究表明,长三角城市一体化发展能力呈现东高西低分布,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以合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宁波为节点的“Z”发展轴,“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显著。

  曾刚建议,长三角园区的发展,可借鉴德国园区发展新思路,告别“以邻为壑、以大为强、降成本”的旧时代,开启“一致对外、创新为王、引人才”的新时代。

  德国通过政府设立双创专项基金、园区和企业协同推进史太白基金会、弗劳恩霍夫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促进了园区联动发展;园区互动效果显著,创新集群涌现,国际竞争力与欧盟引领力提升,城市繁荣与社会稳定令人赞叹。

  比如,弗劳恩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是德国也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在德国有69个研究机构,约24500名员工,2016年预算约为21亿欧元,总部位于德国慕尼黑。2016技术发明数达6762件,已申请专利为608项,主要涉及工业应用技术研究

  而新加坡经验,则在于加快园区开发经营机构资本互换、相互投资、合作重组,建设以示范区为核心的园区管理网络

  长三角开发区应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联合舰队式海外园区建设与开发。可以借鉴新加坡政府“区域项目计划2000”(Regional Progranune 2000),在国外复制裕廊工业园的设计理念与组织方式,合资建设海外园区。

  国内的一区多园,则可推动开发区管委会向开发区开发运营集团公司转变,鼓励集团公司之间并购重组,真正发挥市场机制在开发区建设与运营效率方面的优势。

  与此同时,可借鉴日本经验,清除产学研用一体化障碍,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长三角高端科技资源,正呈现向核心大城市集中、生产厂商向边缘中小城市转移态势。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开发区发展联盟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以及产业生态优化、企业咨询服务等方面作用。清除协同障碍,发挥大型企业、协会在产学研用一体化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核心区。

  曾刚认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行动,要推动园区建设与运营升级。在制度环境方面,对现有沪、苏、浙有关一体化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执法规范进行梳理、修改,形成简政放权、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统一的营商环境法规体系,实现区域制度供给一体化。

  市场环境方面,要推动审批许可事项清单合一,证照资质互认,加快信用长三角建设,实现综合监管和智慧监管,率先开展企业开办、施工许可、财产登记、信贷获取、投资者保护、税收征管一体化试点。对标世界先进标准,建立统一的企业服务平台,实现要素自由流动一体化。

  服务环境方面,要面向企业和群众的所有办事事项统一设立方式、数据格式、证明材料、办理流程、服务标准,建立指标对接、流程相同、要求一样、标准一致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完善上海市“一网通办”,探索“一证通用”,实现政府服务的一体化。

  在他看来,目前江海城市面临的长三角一体化问题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行政区之间矛盾尖锐;区内关系复杂,协调不易,转型升级压力大;创新活力不足,显示度不高等。要增强江海城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主人翁意识。借鉴G60科创走廊建设经验,瞄准国家战略和时代发展大势,建立江海城市发展共同体,建设长三角水陆一体化示范带。

  具体而言,应发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的多重叠加效益,争做双重开放(对外对内)的先行者;实施水陆统筹、(生态)绿色发展战略,打造新时代新空间利用、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板间;体现黄金水道价值、彰显码头文化(游轮港)特色的滨水交通体系;推进物流网技术与工业融合,打造滨水新材料产业世界级产业集群。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周欢欢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