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再工业化”和“工业4.0”等战略,致使中国工业国际竞争环境更加复杂严峻。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也是中国目前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5)指出,长三角工业化综合指数已达98,总体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根据国家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长三角城市群26城市将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率先形成创新引领的区域产业体系和协同创新体系。然而,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发展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诸多风险挑战。
为此,以区域经济韧性理论为指导,大力推进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发展韧性的探索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韧性的内涵解读
在外部经济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背景下,区域经济运行仍能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就是区域经济韧性,重点从产业经济的脆弱性、稳定性、适应性以及创新性得以体现。
为了更好地衡量区域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韧性韧性,著名经济地理学家Martin提出了区域经济韧性的四种能力:
(1)抵抗能力(resistance)指区域经济受到冲击和扰动的脆弱性和敏感性;
(2)恢复能力(recovery)是指区域经济从冲击中恢复的速度和程度;
(3)更新能力(renewal)是指区域经济应对冲击而经历的适应与结构调整;
(4)再定位能力(re-orientation)是指对衰退前的区域经济增长路径进行反思和创新。
区域经济韧性理论强调,如果区域经济缺乏有效应对冲击的能力,它的生产结构体系将遭受较严重破坏而呈现不利的增长路径,进而导致区域发展缺乏韧性。与此相反,如果区域经济可以相对有效应对外部危机的不利影响,稳步实现区域增长的较快恢复或路径升级,表明区域发展具有较强韧性。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综合评价
(一)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评价体系
根据区域经济韧性的基本内涵,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及可得性等主要原则,从抵抗能力、恢复能力、更新能力和再定位能力等四个维度,采用2011-2017的规模以上工业数据,构建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进行评价。
我们选取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利税总额和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反映工业发展的抵抗能力;选取从业人员和企业个数、亏损企业数等指标,衡量工业发展的恢复能力;选取工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专利申请数、重工业产值的比重等指标,反映工业内在的结构性调整及更新能力;选取工业企业的R&D经费内部支出、R&D人员数、新产品产值、工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反映工业发展突破结构性制约并形成增长新路径的再定位能力。
(二)结果分析
1.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呈现两大显著特点
根据2011-2017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工业韧性评价值的计算结果(表2),发现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呈现出两大显著特点:
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总体达到中高水平。过去七年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年均增长率为1.24%,城市间工业韧性进一步缩小。多数城市的工业韧性水平集中于中高值区域。苏北和皖南地区的城市工业韧性提升相对较为明显。
二是,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四种能力具有不同的改善程度。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恢复能力评估值最高,但其年均增速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0.37%。抵抗能力和再定位能力评估值较为接近且无显著变化,保持了2.10-2.30%的年均增长率。更新能力虽然得分较低,但以高达9.98%的最高年均增长率,有力地支撑了长三角工业总韧性的增强。这也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长三角工业发展“去产能、调结构”取得部分实效。
2.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空间演化的四个基本趋势
(1)工业韧性的中高值区呈现由上海向苏南-浙北转移。以上海为中心,苏南和浙北的高工业韧性城市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主要包括苏州-无锡-南通-泰州、嘉兴-杭州-宁波等。
(2)都市圈工业韧性值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县市逐渐递减。南京、杭州及宁波等都市圈中心城市凭借良好的产业基础、人才资源及区位条件,具备了生产专业化与功能多元化优势较为突出,城市工业韧性明显强于其腹地县市。
(3)城市扩容后新加入的10个城市工业韧性值的增速较快。“十三五”时期以来,长三角高耗能产业的有效转移和先进制造业合理分工的步伐加快,新加入的10个城市不仅与原先的长三角16个城市(上海+江苏8市+浙江7市)的工业韧性差距从0.519下降到0. 418,而且合肥市的工业发展由中高韧性提升为高韧性水平、城市间工业韧性差距也缩小了52.55%。
(4)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溢出效应显著。对城市工业韧性的空间集聚度测算表明,城市间工业韧性产生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综合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工业韧性对周边县市产生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如上海及邻近的苏州、南通、无锡、常州、嘉兴等城市正在形成高水平的空间集聚,对江苏的盐城、泰州等城市产生强有力的工业辐射带动效应。
三点思考
基于以上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综合评价,并结合工业韧性的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认为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尚需重点进行以下相关思考:
(一)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始终是增强工业韧性的关键举措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首要支撑。城市产业结构的正向发展符合当今世界产业经济的“智能化”和“服务化”趋势,将有利于提高城市工业韧性。合肥市正是在不断推进实施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转型过程中,实现了第三产业的GDP占比首次突破50%,并成功跃升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高工业韧性地区。然而,马鞍山、安庆等皖南城市的长期以来仍以工业规模扩张为主,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相对滞后,导致城市工业韧性仍普遍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
(二)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与增强城市工业韧性形成密切关联
中外区域经济韧性的成功实践表明,提高经济韧性是积极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主动过程。长三角城市群有必要根据高质量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鉴于城市作为产业、网络和制度等经济要素的集合体,以解除制约工业韧性的制度瓶颈为突破口,遵循中低工业韧性城市培育抵抗、恢复、更新及再组织能力的科学规律,切实加大国家和省级政府对池州、舟山等城市在引进专业人才、建设工业技术研发服务平台、鼓励跨地区技术交易及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以长三角自贸区联动发展助力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提高
目前,长三角四省一市均设有国家自由贸易实验区,长三角城市群迎来了建设新型开放型经济的重大历史机遇。相关研究表明,对外开放度提升1 个单位将引起区域工业韧性弹性系数增加约0.14 个单位。
结合当前建设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创新能力短板制约,未来亟需思考——如何以长三角自贸区联动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作为双轮驱动,加快基于高附加值产业链和创新链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充分发挥对外改革开放对长三角城市群工业韧性的促进作用。
作者殷为华系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本文是作者主持的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基于上海自贸区的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战略研究”(2015-CR-06)的部分成果。参与课题研究的主要人员包括:鲁飞宇、栾雨慧、易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