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14︱林兰:更高质量发展③产业升级不只“低端”转移

时间:2019-11-22浏览:255设置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十三五”时期,长三角地区加快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大量创新基地加快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以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先进制造业在区内布局,对传统优势制造产业与新兴产业的“低端”环节形成了挤出效应,以淘汰落后产能、提升区域形象。


对制造环节的挤出在发达国家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以及快速城市化阶段曾普遍发生过,但历史经验与教训表明,过早地去制造业或过早地去关键制造环节,最终将因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缺失而瓦解创新链。以制造业强国美国的情况举例来看,其20世纪60-70年代对消费类电子行业制造环节的过早放弃,就导致了其今天在高密度封装、高级显示、高能存储等国际产业领先领域丧失产业先机,并至今没有回归本土生产。


产业公地”的概念来自于畜牧业“公共放牧”的要求,即共同使用的一块牧场。公共牧场保障每个牧民能从健康的“公地”中获益;但如果公共牧场遭到破坏,那么每个牧场主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在产业经济学里,产业公地是指服务于制造业发展的一组条件:关键制造和研发环节、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和专有性生产设施配套、合理的人才队伍构成、着眼于长远发展的产业政策。


从理论基础看,制造业发展高度依赖于DUIDoing,Using,Interacting;基于经验的学习)与STIScience,Technology,Innovation;基于科学的学习)两种创新类型,分别对应于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构建。


从本质上来说,STI侧重于解决以产品创新为代表的终端创新,多生产终端产品;而DUI则侧重于解决以工艺创新为代表的过程创新,多生产中间产品。当制造业产业链变长、制造过程由简单向复杂演进时,中间产品不断增多,对DUI模式的依赖就更大,也就越不能抛开制造搞研发。


从发展条件看,长三角制造业产业结构高度趋同,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内竞争激烈,但是为产业公地的建设以及区域合作与协同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确立产业公地,对长三角进一步整合制造资源、前瞻性布局核心制造技术、构建区域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辅助快速实现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的市场应用,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产业公地建设是长三角迈向世界先进制造基地的重要步骤之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产业公地的发展经历了“破坏-觉醒-收复”三阶段,近年来美日欧制造业浪潮般的回归充分体现了产业公地的重要性。美日欧全球创新大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公地的解体是一个恶性循环。


由于在同一片公地上,所有的产业之间都不是孤立的,每一个产品的背后不仅仅是一组物理零部件,还隐藏着一套促成产品产生、制写和交付的技术和组织能力。例如,要生产一台苹果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所在区域还必须具有成熟的工业设计、软件工程、铝材成型和外壳抛光企业。


因此,对于同一公地而言,不同产业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随着公地的能力被“侵蚀”,需要这些能力来保持竞争力的各类企业也难以生存。这些企业要么走向倒闭,要么离开,将迫使其将业务或供应商基地迁往新的产业公地。


从产业环节看,当汽车工业衰退的时候,往往会导致铸造、精密加工等通用制造能力的萎缩。紧随其后,其他依赖这些通用制造能力的产业(如重型装备、科学仪器和先进材料产业)也会受到冲击。


从人员配给看,如果区域具有精密零件加工能力的技术工人大量流出,或者劳动力储备中一流的机械工程师的人数变少,那么有此需求的所属不同行业的企业公司都将遭受损失。


产业公地的另一作用是帮助区域获取一种创新合作的深层关系,即保障在公地内的所有相关成员之间建立起更高效的合作,并因为长期合作而相互信任。此外,供应商则是产业公地产生社会回报的一个重要来源。供应商为一家企业进行生产时获得的技术诀窍,也可以用于生产供应给其它企业的产品。在许多行业中(如平板显示器和半导体),工具供应商是工艺技术在各个公司间传播的主要渠道。


受限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受制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以及对于制造业的创新条件和规律缺乏科学认识,中国至今还没有形成保护产业公地的发展理念,在产业伙伴和知识伙伴之间优先选择知识伙伴,对制造环节和研发环节则优先淘汰制造环节,在构筑产业公地的科学基础、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制度基础方面均很薄弱,且不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制造业发展的先进性与可持续性。


尽管从三次产业结构看,长三角区域的产业结构向轻型化的方向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但是,从制造业内部结构看,是向重型化的方向发展,长产业链和超长产业链制造业加快在区内布局,对产业公地的建设与保护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


从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公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实践看,虽然长三角制造业有着分省而治、割据发展的布局思路,但市级和省级行政边界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政策资源屏障并未对区域制造业统筹发展产生明显的阻碍作用。然而,产业公地保护和建设的概念并未深入人心,一些急功近利、求大求新的制造业发展思想仍占主导地位,一些破坏制造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做法还普遍存在。


具体而言:一是高度重视研究开发(即STI环节),强调推进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即创新前向延伸)。在区域制造技术储备薄弱、产品质量可控性较差的情况下,过分重视产业前向延伸在一定程度导致了企业的泛经营化,从而难以坚持走完精细制造和本土创造的道路。


二是对产业链后端的制造企业扶持不够(即DUI环节),重视大型整装、整机企业而忽视绝大多数中小零部件、组件和材料供应商,没有体现高端制造业多由生产者驱动的产业发展诉求。


三是疏于建设一支稳定的制造产业工人队伍(DUI合作的执行者),在各地的产业升级转型中损失了大批产业技术工人,逐渐失去了制造业赖以生存的生产技术传帮带的传统,并长期承担着由此带来的用工队伍不稳定、一线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专业素质低、次品率高等未及预料的结果。


四是尚未充分重视制造业创新空间需求的改变,也未注意到其创新区位指向已经发生的一些变化(例如,经验研究揭示的创新合作半径扩大),基于产业链整合能力与知识搜寻能力的跨区域合作还没有建立,对腹地资源的利用还处在较低水平。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违背制造业创新合作与产业供给建设基本规律的做法。


基于此,要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亟需对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公地进行科学规划与合理保护,学界、产业界和政府应适时明确产业公地建设的目标、方向与路径。早先长三角内部制造业迁移的目的是基于“过剩产能转移”、“低价值环节转移”、“环境污染转移”,但这并不适合一体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思路。对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长三角区域而言,低端的转移都是降低区域发展效率的。


因此,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思路是:将长三角产业同构的高度竞争劣势转化为差别竞合优势,尽早布局、建设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公地。制造业大迁移应该是基于产业公地保护与重新布局的大迁移,迁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关键生产环节回流与布局的迁移;二是基于长远而非当下考虑,对于关键生产环节采取经济型保护措施。


首先,长三角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首先在于精于制造,形成不易撼动的DUI创新绝对优势,必须以嵌入生产链的方式嵌入价值链和创新链;产业公地的布局范围必须是大的经济区而非行政单列市,其建立的前提是区域合作与统筹发展,高级阶段表现为区域产业发展一体化形态。


其次,明确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公地建设的重点:在DUI层面,高度整合区域在材料、铸造、检测、工程技术方面的“干中学”合作与关键生产环节的联合小试,增强对综合性知识应用过程的参与渗透;在STI层面,尽快建立起区域层面科学、系统的产业内重点技术甄选机制以及部门间共享技术的战略性部署,鼓励面向区外的联合研发。


第三,亟待全面梳理长三角示范区优势制造业共性技术谱系,分重点行业领域筛选出长三角制造业必须保留的关键制造环节;需明确长三角区域内部制造业产业公地建设的需求差异,明晰各城市制造业发展细分功能定位以及开展区域合作的方向与要求:如,鼓励外包和迁移的研发、生产环节;为保持长期领先必须维持的人才结构和基础设施配给等。


第四,产业公地建设水平与区域一体化发展程度高度相关。必须考虑到长三角产业公地建设的网络化、协同化和开放性要求,及其机制、体制安排要求,做出制度性调整。在承认区内产业发展梯度和创新水平差异的前提下,打破行政壁垒与地区分割,充分整合长三角“三省一市”现有制造资源和创新资源,加强产业基地之间的合作,科学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空间。


作者林兰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