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速递| 王丰龙等:多样 vs.分裂: 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挑战

时间:2019-10-17浏览:243设置

自李旭旦、吴传钧等老一辈地理学者倡导复兴人文地理学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研究内容和方法日益多样化,人文地理学目前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危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认识差异;学科内部分裂趋向及影响力与研究数量和范围日益扩展不匹配等矛盾凸显。作者将这些问题和危机归结为人文地理学内部的多元化对整个学科发展的困扰和对学者之间交流的阻碍。并提出多元性已经成为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未来发展和困扰中国人文地理学者的重要问题。那么,应该如何理解和对待人文地理学的多元性?多样性是人文地理学分化的元凶还是成长的活力源泉?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问题应该越来越专还是越来越泛?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应该更加多元还是走向统一?作者在文中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研究问题的由来

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发展中也始终存在专业化和综合性的矛盾。很多领域,如气象学、地质学、生态学等在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逐渐从地理学里独立出去。这也是20179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两岸四地青年地理学者学术沙龙讨论的核心议题。在这次沙龙上,刘云刚教授发起了“如何回归地理学”的讨论,很多青年地理学者围绕这一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不过,此前对于地理学学科内部分化的讨论多针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GIS之间的共识问题而展开,较少专门讨论人文地理学内部的分化问题。此外,由于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晚于西方,在发展中大量借鉴和追随了西方的概念和理论,因此既面临实证主义和计量革命等与西方类似的局限,又比西方人文地理学面临更多学科发展方向选择的问题。对此,笔者在2008~2013年间曾撰文讨论过“内生-外生”二元论、实证主义、西方主义等问题。

近年来,伴随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自主创新”的思潮,国内人文社会学科似乎再次出现知识范式革新之势,如谢宇、边燕杰、赵鼎新、周晓虹等社会学者2018年在《社会学研究》上围绕社会学的本土化及对待西方研究的态度展开了一系列讨论。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文理兼收的学科,其发展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因此也有必要进行系统的反思和讨论。

为此,本文基于地理学学科分化和本土(内生)-西方(外生)知识范式分野的背景,对中国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的多元化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和审视,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尽管本文可能不似很多实证研究那般生动形象,很多观点基于笔者在从事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困惑和感受,但是相信很多问题大家会有同感。希望本文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深入的讨论。

2 研究内容

本文基于AitkenValentine2006)的框架,从哲学、理论、方法和实践4个方面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多元性”加以分析,区分了哪些是缺乏交流基础的“散见”、哪些是缺乏共识的“歧见”、哪些是固执己见的“偏见”。

1)哲学中的多元性:主义泛滥vs华而不实

哲学层面的多元性主要体现为不同的“主义”“流派”和“转向”。由于每种“主义”代表了对人文地理学问题的一种研究视角,因此不同“主义”之间属于“散见”,本问题不大。但是,目前中国人文地理学对“主义”所持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偏见,出现了过于“务虚”的倾向。第一,目前引进和介绍西方的“主义”时往往仅提供一些可写入教科书的要义归纳,相对忽略了“主义”背后的社会背景及其演化脉络,使得读者对各种“主义”存在费解,还容易造成误读。第二,目前西方各种“主义”不断推陈出新,大有泛滥之势,为了理解这些“主义”中国人文地理学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这种引进式的研究难有原创性贡献。第三,部分人文地理研究生硬为其研究问题扣上“主义”的“帽子”和绕口的概念“外衣”,以便使浅显的道理看起来很“高深”或有理论支撑,却相对忽略了“主义”在理解现实问题的适用性和对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导致“主义”与案例分析脱节甚至比实际问题还复杂,从而失去了应用“主义”的必要性。最后,目前对各种主义(如人本主义、结构主义)的探讨更多在借鉴其他人文学科的思想,而很少从哲学层面深入思考“地理”自身的问题,导致人文地理学难以从哲学层面界定其独特的学科特性。

2)理论中的多元性:望文生义与内外分野

由于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很多概念和理论取自西方人文地理学,因此内生地理学与外生地理学的错位和隔阂问题,并且各自都有一定的偏见。在概念层面,外生研究与内生研究的概念体系存在。其中,外生人文地理学主要引入西方概念解释国内现象,存在“反向格义”的问题,容易造成对本土问题的误解;而内生人文地理学的很多概念直接取自政府的相关文件,很多概念的界定比较模糊、逻辑不够严谨,难以与国外进行交流。

在理论层面,外生人文地理学以应用西方理论为主,存在“西方主义”问题,在试图通过“佐证”或“证伪”西方的问题来凸显自身贡献时却陷入了逻辑的悖论——如果中国问题是西方理论的论证材料,那么就没有理论的创新;如果中国问题不符合西方的理论,为何仍采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更重要的是,这种研究思路导致中国人文地理学更多在回答“是或否”的问题,而非“是什么”的问题——后者才是一种更有原创性贡献的研究。内生人文地理学研究奉行实用主义态度,强调服务于国家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理论意识相对薄弱,对学理的深入思辨偏少。

3)方法中的多元性:numbers vs words

中国人文地理学中存在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分裂,二者之间很少相互交流,且相互之间存在很多“歧见”。此外,也出现了“方法主导”或“方法至上”的“偏见”。第一,大量定量研究存在“虚证主义”倾向,或是将大量精力浪费在意义不大的问题上,或是理论与实证“两张皮”,或是忽略了模型的假设条件和适用范围导致结果偏误,或是因缺乏实地调研而违背常识,或是忽略了研究的社会意义和社会公平性问题。第二,大量定性的实证研究机械地引用各种“主义”却未能掌握其要义,也很少讨论个别案例对一般性知识和规律的反映。第三,对方法的崇拜导致目前中国人文地理学不断从其他学科引进新方法并且将研究套路化,却很少扎扎实实地考察实际的地理过程、思考学科的核心问题。

4)实践中的多元性:科学导向vs工程导向

正如 Mankiw2006)对宏观经济学的归纳,目前中国人文地理学中也存在“科学导向”和“工程导向”的分歧。“科学导向”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在政策层面多采用“中立”或“无用主义”的态度。但是,由于现实世界存在复杂的社会利益关系和个人行为机制,单纯做科学主义的“格物”不一定能够切实地“平天下”。此外,无论是为了检验真理还是争取政府资助,科学导向的研究必须证明其功用,并考虑实践问题。

工程导向”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则主要定位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倡导“任务带学科”。这类研究同样存在局限。第一,目前面向应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往往深度不够、壁垒不高,导致在很多方面逐渐被其他学科的研究取代。第二,很多面向应用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缺乏足够的科学检验,在趋势预测和政策制定中随意性较大,成果也容易被决策者弃置。第三,“工程导向”的人文地理学容易将社会、政治、经济需求误作为学术评价的准则,从而丧失了研究应有的反思性和批判性。

3 讨论与建议

1)认知层面:以求真务实为标准

在哲学层面应该多讲点“问题”少讲点“主义”。要构建原创性理论,而非基于西方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用外生概念“套”中国现象。在方法层面要加强方法间交流与论证的严谨性。在参与社会实践层面既要“求真”也要“务实”。最后,尽管中国人文地理学这么多元,仍需对这门学科保有热情和信心。如沃勒斯坦所指出,整个社会科学都存在学科结构分崩离析的问题,人文地理学没有比其他学科更差。

2)操作层面:鼓励原创成果和理论讨论

一是对因果关系的识别和归纳。二是对原创性理论模型的归纳和抽象。三是开辟更多类似《Geography Compass》及《Geographical Review》的期刊,为理论性的反思、批判和新见解提供交流的平台;可以设立类似《Housing Policy Debate》的政策导向的刊物。四是在地理学相关会议中增设讨论学科发展问题和理论问题的专题,并增加相关方面的投入。


【引用小贴士】:

王丰龙,刘云刚多样vs.分裂:论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多元性及其挑战[J]. 地理科学,2019,39(1):22-30. [Wang Fenglong, Liu Yungang. Diversity vs. Division: The Pluralism of and Its Challenges for Contemporary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2019,39(1):22-30.] doi: 10.13249/j.cnki.sgs.2019.01.003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