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速递| 孙斌栋等:走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 1952 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

时间:2019-04-17浏览:95设置


走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 1952 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


作者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3.华东师范大学 未来城市实验室

作者:

孙斌栋,金晓溪 ,林杰

发表刊物:地理研究

引用格式:孙斌栋,金晓溪,林杰.走向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新型城镇化格局——1952 年以来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演化与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9,38(01):75-84.

通讯作者邮箱:bdsun@re.ecnu.edu.cn(孙斌栋


摘要

为了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战略,本文对1952~2014年我国城市规模分布指数进行了演化分析,并在时间序列分析基础上探索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城市规模分布改变了长期的分散化趋势,而正走向集中;人口规模增长、政策干预以及城市之间信息和交通成本的节约,都促使城市规模分布分散化;人均GDP长期以来促进了城市规模分布的集中,但近年来开始促进分散化;对外开放水平则主要促进了分布的集中。未来应以全国适度均衡发展作为指导方针;远期以市场一体化,近期以共赢互利机制建设为抓手,促进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分工,优势互补;注意政策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减少城市化格局的人为波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大中小城市发展差距扩大是突出的矛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的战略任务。城市规模结构的优化涉及到人口规模、经济规模、产业关联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但一个好的城市规模结构首先要具有有效的人口规模分布结构。有鉴于此,探究中国城市人口规模结构的演化规律和长期影响因素,有助于洞察我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现状、过程、问题和机理,对于优化城市规模结构和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众多学者对中国早期城市规模分布演化进行了测度和分析,他们发现,中国城市规模分布总体上符合齐普夫定律,且城市规模分布相对均衡,但建国后确实发生了波动和变化。后续研究佐证了上述观点,并发现1990年至2000年初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走向更加均衡化。然而,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提出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并不服从齐普夫定律,其规模结构的演进趋势正在向集中化(或非均衡化)发展转变。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主要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地理变量(包括人口规模、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基础设施条件)、政治环境和城乡收入差距这四个方面展开。


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化


我们利用2014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世界银行以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进行长时间序列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规模分布基本稳定,符合齐普夫法则,且更为分散;在1952-2000年间,总体上向分散化趋势波动,2000年后向集中态势发展;城市规模分布波动与我国的城市化方针、区域经济政策以及市场经济发展有较强的耦合性。image.png

1 我国城市规模分布指数变化


1)建国初期至1960年代初,在重点建设政策指引下,专注于工业大城市建设,区位条件优越的大中城市率先增长。(220世纪60年代后,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起作用,再加上上山下乡三线建设的施行,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城市规模分布趋向分散。改革开放初期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一步减少了人口向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分布分散在各等级的城市中。(3城市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大城市发展迅速,再加上知识青年大量返城,集中的力量驱动着国家城市规模向首位分布演化。(41990年城市规划法明确了“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城市方针,国家政策力度增强,大城市规模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中小城市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而出现一定程度的收敛式增长,国家城市规模向分散化、扁平化发展。(5《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要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镇化道路,成为改变中国城市结构的新动力源,户籍制度逐渐放开,大城市发展速度加快,城市规模分布又向集中化发展。


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


根据不同年份数据的可获得性,我们分别对4个研究周期的城市规模分布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协整检验。研究发现人口规模(POP)与城市规模分布分散化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随着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分布先集中后分散。政府干预与城市规模分布分散正相关,表明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市的政策起到了作用。每百人固定电话数量以及铁路密度与城市规模分布的分散显著正相关,说明城市之间信息交流和交通成本降低会促进全国尺度的城市规模分布分散,但互联网还没显示出显著相关性。城市化率在较长周期内与分散相关,但在最近周期内却显示相反趋势。对外开放主要促进了大城市的发展,从而使得国家城市体系倾向于首位分布。


启示


首先,适度均衡发展的城市规模体系应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国,中国比小国需要更加均衡的城市化战略格局支撑。这不仅是辐射与服务大国地域空间、发挥更完整产业价值链优势的需要,也是空间正义和国家安定统一的客观要求。这不仅得到跨国研究的证据支撑,本文结论也显示,大多数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都指向于推动全国城市规模分布分散化和均衡化演化。

其次,都市圈和城市群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自2000年以来,全国的城市规模分布却一改之前的分散化而呈现明显的集中化转向,所带来的后果与当前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城市病”频频告急和中小城市发展缺乏动力相关。对北京、上海为代表的超大城市来说,多中心的都市区(圈)发展是值得重视的方向,更大尺度则应该是依托城市群的多中心空间发展。破除城市群内行政区分割,走向市场一体化,促进城市群内大中小城市协调分工,优势互补,应该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

最后,发挥政府积极调控作用,同时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贯性。我国政策对于城市规模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这一研究结论表明了政府作用的有效性。但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长时段演化显示,政策调控也带来了阶段性的城市规模分布剧烈波动,从后果来看,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因而未来应该增加政策长期性和稳定性,减少对城市化发展的人为冲击。


本文的不足在于,受制于数据可得性,用于城市规模分布测度的基础数据是人口大于30万以上的城市样本,对更小规模的城市考虑不足;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回归检验,虽然能够显示长期稳定的因素间相关关系,但对因果关系揭示还不够,有待于今后数据可得性的提高和分析工具的改进。


课题资助项目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ZDA0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3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16JJD790012)


撰写:孙斌栋教授团队

编辑:王  珏、吴林芳



     关注我们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