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议事厅 | 放大进博会在长三角溢出效应的难点与建议

时间:2019-11-01浏览:1315设置

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正值第二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之际,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将有力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不负“进博会不仅要年年办下去,而且要办出水平、办出成效、越办越好”的重大嘱托。

首届进博会促进长三角一体化

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至今,进博会已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性平台,在加速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市场体系、交通体系、医疗、法律、安全保障等多领域成效显著。

其一,进博会推进了长三角一体化市场体系构建。首届进博会后,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政府于20191月共同签署了《长三角地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合作备忘录》,提出通过搭建进博会交易服务平台,发挥长三角城市各自优势,推动长三角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一体化市场。

其二,交通体系方面,进博会助推环沪备降机场口岸建设,如合肥边检站在口岸开通进博会专用通道,提供交通服务保障,增强长三角整体宾客接待能力,加速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

其三,医疗保障方面,成立了长三角院前急救联盟,围绕进博会打造全方位急救5G体系,构建海陆空立体救援模式,极大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医疗急救信息传输速度与保障效率。

其四,法律保障方面,为给进博会营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设立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法院诉讼服务专窗,通过青浦、嘉善、吴江三地法院司法协作,实现跨区域立案、法律咨询、诉前调解、判后答疑,推进长三角法制体系一体化。

其五,安全保障方面,沪苏浙皖共同签署了《关于深入推进长三角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加速长三角区域安全保障组织运作体系构建、重大安保活动常态化合作,推动信息共享、智慧边检一体化建设以及培训深度融合。

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存在的主要难点

参展企业数量庞大,单一组织服务能力相对有限

进博会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除了提供常年展示功能,还为参展企业展后活动提供了服务支持。截至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前夕,上海已拥有49家对接进博会的交易服务平台。然而,由于直接和潜在参展者数量庞大,单一地区或组织服务能力相对有限,难以为跨区域的各级主体提供全面支持。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届进博会直接参展企业近5万家,达到全国参展总量的近一半,潜在相关企业数量则更为可观,这对平台跨区域、跨功能的服务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虽然长三角各地政府部门积极行动,组建了不少“6+365天”进博会交易服务平台,但总体而言,各地目前基本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专业高效的统筹体系。

展后活动较难组织,参展企业辐射作用难以发挥

在首届进博会期间,尽管组织了包括“虹桥国际经贸论坛”在内的300余场论坛活动,但受益范围主要局限于进博会直接参与者。展后活动相对较难组织,阻碍了进博会的巨大影响力向更广泛的区域和产业链辐射。

首届进博会得到了国内各地积极响应,全国各地共39个交易团、592个交易分团参展,吸引了10万余家企业、40余万专业观众参与。长三角地区企业参与尤为积极,以江苏省为例,江苏交易团企业数量为全国领先,有2万余家企业和机构、5万多名专业观众参会。然而,这些参展者返回各自地区后,当地可能缺乏后续活动将进博会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延续,其潜在的巨大影响力可能随着时间和距离因素而逐渐流失。如果展后活动相对匮乏,相关市场信息主要在参展企业和其直接合作伙伴内部流动,则不能充分体现进博会对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的辐射效应。

正如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的,“进口博览会是全面提升上海新一轮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要放大进口博览会的带动和溢出效应,把上海打造成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在第二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之际,要注意此次展会的交流成果不应局限于参展商和采购商,还需要借助这些参与者的龙头作用,将进博会的影响力向各个地区持续辐射。

各地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展会成果落地存在困难

展会结束后,地理距离将大大提高合作关系的维持难度。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团队对国内外大型专业展会的长期研究,展会上达成的初步意向只有约三分之一可在展会后转变为实际交易合同。而由于长三角各地企业自身条件差异,展会成果在许多地方落地还存在不少困难。

展会后续沟通和联系上,地理阻隔可能导致信息交流不便。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研究显示,虽然目前有各种远程交流网络技术,但大量技术知识和细节的交流仍然需要通过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进行,面对面交流中所包含的各种非语言信息达到了70%以上,随着地理距离的阻隔,参展企业在展后进行对接的成本和难度大大提高,该问题对于长三角地区一些中小城市的参展企业尤甚。

展后交易合同的落地上,由于各地企业资源禀赋差异较大,至少还存在以下难点:一是跨国合作经验不足。进博会参展企业来源广泛,涉及到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不乏目前与中国企业合作较少的地区。许多地方的本土企业有可能在跨国合作上遇到困难,尤其是在与某些特定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合作时缺乏经验;二是企业自身经济条件限制。进博会的采购交易涉及到大量跨国贸易,企业可能在后续合作中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也可能由于关税、汇率等外部因素波动而重新考虑交易意愿。

持续放大“进博会”在长三角溢出效应的几点建议

基于区块链技术,全面提升交易平台服务能力

建议基于区块链技术,全面提升进博会交易平台与数据信息平台服务能力。201910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正值第二届进博会即将开幕之际,可以此为契机,构建更为专业高效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与展会绩效分析体系。

在交易服务平台上,可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点对点、便于公开、便于追溯的特点,将进博会展后平台的主要服务能力从与各级参展主体直接相关的繁杂事项中解放出来,专注于跨区域平台建设与综合服务,同时运用人工智能等辅助技术,将长三角地区各级部门的相关服务功能进行整合,并与每个企业的具体需求主动匹配。

由此,在大幅提升服务效率的同时,又保证了服务流程的公开性和可追溯性,持续放大进博会对长三角地区海量企业的辐射能力。在展会大数据信息平台上,可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全程记录交互轨迹的特点,综合运用进博会手机APP定位功能、电子名片二维码扫描功能等新兴手段,对各个参展主体的互动轨迹进行分析,全景刻画展会交流成效。对组织者而言,展会服务也可将参展者互动频率和效率作为工作目标和抓手,进一步提升进博会参展商与采购商的交流质量。

联合主办后续活动,发挥参展企业辐射作用

建议联合长三角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及产业园区,在各个城市组织进博会后续系列论坛或交流会。相关活动应以长三角各个城市的进博会参展企业为主角,以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组织为纽带,着重促进当地参展企业与非参展企业的经营合作与信息沟通。

后续展会论坛可通过全新创办与改造利用现有项目两种方式进行。首先,可面向社会公众,全新创办以进博会相关产品、参展企业为重点的配套展会,促使进博会交流成果向全社会溢出。同时,也可利用现有的行业展会、产业论坛,通过设置进博会参展企业专项分论坛、重点推介环节等形式,促使进博会成果向特定产业、特定区域定向溢出。此外,后续交流会可充分利用现有的相关产业协会年会、产业园区或开发区培训交流会,鼓励进博会参展企业向其他企业介绍国际交流经验、共同寻找合作契机。

组织跨区域联合采购,保障展会成果有效落地

建议打破各地交易团分隔壁垒,在长三角范围内组织跨区域联合采购。可以把对外合作的高度从单个地区、单个企业层面上升到跨区域政府、企业间合作的层面,由长三角各地政府牵头联合签订贸易合作协议,将不同优势禀赋、需求各异的企业组织起来抱团取暖,从而促使进博会期间交易意向在长三角地区有效辐射,推动长三角本土产业链与全球产业链有机结合。

正如李强书记强调的,“要不断放大进博会带动效应,搭建好‘6+365天’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拓展展会功能。”因此作为配套保障,应当联合长三角地区各级政府,对各地的进博会参展企业提供一体化后续跟进服务,从而保障进博会交易意向在长三角各个地方有效落地。例如在财税支持政策方面,可建立并完善长三角一体化的进博会服务信息平台,在财税申报等政府服务流程上提供就近办理便利。将来,可基于该平台对进博会订单在各地申报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等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减免。

(作者朱贻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城市发展研究院博士后、助理研究员。)

------------

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返回原图
/